浙江音乐学院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仿佛刚刚相遇,转眼却要别离。一路跌跌撞撞、披荆斩棘,是青春最好的模样;一身学位服、一张毕业证,是成长最好的勋章。6月18日上午,浙江音乐学院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大剧院隆重举行,为圆满完成学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拨穗正冠,共同见证他们圆满完成学业,开启新程、逐梦远航。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中拉开帷幕。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干武东、王瑞、王均寅、蔡亦军、汪洋、奚丽萍、董德君、李波、李俊出席毕业典礼。全体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各职能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辅导员,本、硕毕业生及部分教师、班主任代表、校友代表、毕业生家长代表参加。
党委书记干武东向毕业生赠予亲笔题写的“永远的浙音人”纪念盘,并代表学校接受毕业生赠送的画轴。画轴以校园为轮廓,描绘毕业生走过的浙音24节气,以此表达对母校的不舍、怀念、祝福与感激之情。
干武东希望毕业生们今后始终保持“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淡定,始终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自在,始终相信梦想的力量、相信善良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掌好人生之舵,奔赴星辰大海,弘毅尚德、博约精艺,风雨无阻定风波。他表示,不管大家今后身在何地、身处何境、身遇何事,母校永远守望大家、牵挂大家、祝福大家,浙音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温暖港湾和精神家园。
院长王瑞作题为“数智时代与新质生产力”的毕业致辞。他指出,21世纪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智时代的魔盒已被打开,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运行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人文艺术学科成为赋能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关键变量,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交集补益、彼此关联且无可替代。“没有艺术就没有科学,艺术是科学的未来。”对于新质生产力来说,创新是其核心价值,创新也是浙音人的优秀品质。作为诞生于新时代的现代化的艺术大学,浙音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办学,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不因循守旧,拒绝重复和模仿,以“改革创新没有起跑线”的进取精神,以“万事俱备不等东风”的行动力,以“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的科学态度,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原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许多领域迈出了从无到有、从0到1的第一步。
他表示,数智时代和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因与果的关系。在座毕业生,正是最活跃、最基础的新质生产力要素,是具有创新能力、创造精神、适应新时代特点和发展要求的新一代的劳动者。大学生涯是短暂的,但浙音的创新文化和浙音精神对于养成浙音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情怀弥足珍贵,这也是学校给予同学们最好的教育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他寄语全体毕业生,要始终秉持浙音的创新文化和精神价值观,在意外中找寻希望,在挑战中找寻勇气,穿越喧嚣在寂静中找到真我,牢记数智时代艺术家的追求是数智力量、艺术精神与新质生产力,并且始终坚信,无论是农耕时代还是数智时代,那些彰显人性光辉、人格力量、饱含情感张力和人性温度的艺术精神与艺术作品将永远无可替代,并始终成为指引人类前行的灯火。
党委副书记王均寅主持毕业典礼,副院长汪洋宣读准予2024届毕业生毕业的决定。随后,学校领导为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并为38名“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颁发证书。
管弦系刘瓅元代表教师发言,她自豪见证了毕业生从懵懂的新生成长为自信的青年才俊,希望未来大家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用音乐点亮世界,用艺术感动人心。钢琴系徐瑞泽、舞蹈学院李依雯分别作为研究生、本科生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对母校表达了深切的感恩与不舍,并表示,毕业是他们的新起点,将努力在青春的赛道上接力奔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核心成员、深声文化等多家公司创始人、流行音乐系2020届毕业生何泽镔作为校友代表,将自己的毕业和人生感悟作为礼物赠予全体毕业生。
各院系教师代表,以及后勤、乐典等部门职工代表接受毕业生代表献花,并为毕业生送上祝福。
毕业典礼前,管弦系师生带来暖场节目铜管重奏《号角》,戏剧系学生带来开场舞《The Greatest Show》。
最后,学院举行了2024届学生学位授予仪式,全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获得学位的毕业生拨穗、颁证,并合影留念。
数智时代与新质生产力
——在浙江音乐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王 瑞
各位毕业生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仲夏之日,万物并秀,草木葳蕤,夏花烂漫!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夏日的浙音校园因毕业季的缘故而别有一番风景。今年的毕业典礼,我想和同学们交流的话题是:数智时代与新质生产力。
所谓“数智时代”是指当前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乎一觉醒来,数智时代的魔盒已被打开,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运行方式。如今,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生活变得异常便捷,将日常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上传至线上云端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虚拟现实日渐成为真实的客观的现实状态。因此,人工智能被称之为继机械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人类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今年以来,OpenAI公司陆续推出一系列大模型。3月,号称“音乐版ChatGPT”的音乐生成大模型Suno发布V3版本,任何人只需一个简单的文本提示,就可以秒出一首长达2分钟的歌曲。难怪马斯克说,人工智能将抢走我们所有的工作岗位。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人类问题减少”可谓意味深长、深切时弊,一语道出了当下人们的普遍焦虑。
关于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英国科幻大师伊恩·班克斯曾在其作品中描绘过一个名为“文明”的星际乌托邦,在那里,人工智能友好地协助人类构建了理想的、自由的美好社会。但就目前发展水平而言,人类数智时代尚处于新纪元,人工智能还存在技术、伦理、法律等一系列难题有待破解,特别是人文传统这一人类文明赖以存续的基础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人们在不断优化硬件、提高算力、建构系统等强化技术路线的同时,将构建能适应复杂任务和环境要求的、具有人类级别的感知、认知、情感和推理等自主意识生成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作为主攻方向和追求目标。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无疑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人文艺术学科也并非在作壁上观,而是成为赋能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关键变量,更是充当了防止人工智能出现狂奔失控的减速器的重要角色,未雨绸缪避免临渴而掘井应当成为人工智能未来健康发展的基本共识,它也决定着人工智能发展的真正意义。因此可见,数智时代,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交集补益彼此关联且无可替代。正如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的家喻户晓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也许恰可成为喻示AI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状态与映射。而艺术创作中直觉大于逻辑的维路,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神经网络计算的高维体现。一些关于宇宙起源、生命本质、人的认知、意识与存在等思考和关切既是科学问题也是哲学命题,等等。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维境界,一致百虑、殊途同归,构成了通达人工智能的多维路径与目标。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科学思想家、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那句哲学式的箴言:没有艺术就没有科学,艺术是科学的未来。应当看到,虽然马斯克对于“失业”的担心为时尚早,但数智时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数智时代如何定义人机关系,艺术以及艺术家如何与AI一起共进,并且继续以人文传统、艺术精神及其人性光辉赋能和引领人类未来?
2023年下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对于教育和文化领域来说,贯彻和践行新质生产力理论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文化创造形成教育和文化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形成质优、高效、先进的生产力。其中,最活跃、最基础的新质生产力要素应当是那些具有创新能力、创造精神、适应新时代特点和发展要求的新一代的劳动者,也就是在座的同学们。正如新质生产力的最大特点是创新,文艺创作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AI可以模仿和生成艺术品,但真正的艺术是人类情感、思想和灵魂的深度感悟和独特表达,即使到了通用人工智能阶段,艺术创作的灵感及其不可预见的随机性也是AI算法逻辑无法完全复制的。
对于新质生产力来说,创新是其核心价值,创新也是浙音人的优秀品质。作为诞生于新时代的现代化的艺术大学,浙音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办学,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不因循守旧,拒绝重复和模仿,以“改革创新没有起跑线”的进取精神,以“万事俱备不等东风”的行动力,以“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的科学态度,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原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艺术创作、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许多领域迈出了从无到有、从0到1的第一步。其中,“本科+”五大学院教学机制、院系所联动的科研机制和创研平台均已取得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全国第一家独立建制的艺术指导教学部与合作钢琴艺术中心将有效破解长期存在的、制约艺术指导教学与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歌剧学院乐队学院合唱学院联合排演的歌剧《爱之甘醇》在央视频的播放量已达1556万次,民族乐队学院参加国家大剧院全国展演获得高度评价,室内乐学院的学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获大奖,并且应邀参加今年7月举办的美国印第安纳夏季弦乐艺术节,室内管弦乐团、民族室内乐团的职业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交响芭蕾、交响京剧等音乐会首开全国艺术院校之先河。在2024届毕业生中,有141名本科生升入国内外一流院校继续深造,4名本科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5位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十多位同学自主创业,三十多名同学毕业即直接进入专业文艺院团,全校共有千余人次在国内外各类重要专业比赛以及桃李杯、中国计算机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赛等舞台上获得奖项和荣誉。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浙音人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锐意进取、创新实践的结果,体现了浙音人对于艺术规律、学科规律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也体现了浙音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首创精神,更体现了浙音人践行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追求和行动自觉。我想,同学们的大学生涯是短暂的,但浙音的创新文化和浙音精神对于养成浙音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情怀是弥足珍贵的,这些也是学校给予同学们的最好的教育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最后,借用苹果公司CEO库克的一段由衷的感言与大家共勉。他说,乔布斯真正离开后,我才明白“准备”与“准备好”的区别。有些事你永远不会准备好,也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在意外中找寻希望,在挑战中找寻勇气,穿越喧嚣在寂静中找到真我。这一席话与 “改革创新没有起跑线”“万事俱备不等东风”“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等浙音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何其相似!
我相信,数智时代和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因与果的关系。如果以关键词的方式来抽象概括数智时代艺术家的追求,那就是:数智力量、艺术精神与新质生产力。
我还坚信,人类社会无论是农耕时代还是数智时代,那些彰显人性光辉、人格力量、饱含情感张力和人性温度的艺术精神与艺术作品将永远无可替代,并始终成为指引人类前行的灯火。
谢谢大家!